今天是: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交流丨 我院出席“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

发布日期:2024-04-15    作者:王淙     来源:     点击:


   为全面推动国际传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的源头供给,打造务实创新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华语教学出版社和浙江省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的 “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于4月12—14日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处处长杨华杰,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教授梁君英,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一级巡视员黄卫,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金庭,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华语教学出版社社长王君校、业务总监贾巍巍,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人事部、计财部领导和高校嘉宾等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线上线下汇集了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的6000余位专家学者和教师,共同探讨外语教学的未来发展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其中,外语数字化教育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外语教学的挑战与机遇成为了会议的核心议题。我院理事、党支部书记、院长王淙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的主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外语数字化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育已经渗透到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丰富的外语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同时,数字化教育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然而,数字化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海量的资源中筛选出适合学生的内容?如何确保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除了数字化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成为了会议讨论的热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外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过度替代?如何让人工智能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平行论坛中,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们就这些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外语数字化教育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与同行们交流思想、碰撞观点,使与会者深刻认识到外语教学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通过这次会议,我院代表收获颇丰。不仅了解到了外语数字化教育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还接触到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未来的工作中,研究院将积极运用数字化教育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帮助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外语学习体验。同时,也将加强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结合,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这次会议让我院研究人员对外语教学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一定能够推动外语教学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