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学术成果丨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日期:2024-02-27    作者:王淙     来源: 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



近日,陕西颖创跨境贸易研究院院长王淙课题组研究报告《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授权在微信公众号“终南论译”全网首发。经该号授权,本站将该研究报告全文转载如下:

(该报告全文约1万字,阅读时间约20分钟)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

与建设路径研究

王淙 邹琳琳 杨艳敏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一流专业支撑,一流本科教育的根基在于一流专业,一流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抓手在于专业认证[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问题与主要切入点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标,建设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据此设计课程、教学和教学评价,确保课程、教学和教学评价有效促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教育实现从“教”到“学”范式的转变,确立成果导向和基于证据的( evidence-based) 教学有效性持续改进机制[2]

在这方面,美国中部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提出了评价学生学习目标实现程度的“四步骤”专业建设机制: 一是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即学生成功达到课程、专业、课余活动、通识教育要求或其他教育体验要求后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二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三是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 四是使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并为专业建设、发展及其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3]。这为我们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具体而言,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但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已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好专业教师发展中的学术、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学生培养中语言、商务、人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突出专业特色,设置合理的课程比例、选好用好教材、科学考核评价学生等[9]

二、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知网、万方等学术网站参考文献情况来看, 外语专业经过40年的发展,形成了商务英语和翻译教育的新型专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13年的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继《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于2018年出台之后,又一纲领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2020年4月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文献。《指南》的出台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规定,“为新时代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绘制了设计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文献。易明勇指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和使命是培养出符合和满足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 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契合当地企事业单位需求,充分融入一方经济,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10] 严明强调,商务英语专业要建立基于证据、有效运行的评价机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培养目标。[11]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立德树人宗旨,落实“新文科”及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等理念精神,基于《指南》,从国家发展战略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即内涵,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条件等重要环节,为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

研究遵循了以下研究思路(见图1):

1 研究路线图

首先,以西安翻译学院现有省级一流商务英语专业为蓝本,并参考其它高校已获批省级一流商务英语专业情况,全面梳理了专业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功经验。

其次,基于上述梳理及研究内容,对照《国标》和《指南》要求,制定专业建设改革研究方案,分配研究子任务;

第三步,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及校企合作资源,分阶段实施一流专业建设研究各项内容;

第四步,聘请教指委、一流专业高校及相关企业领导指导研究过程,召开研讨会,评价和修正研究成果;

最后,总结归纳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从宏观上(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政策与发展规划等方面)和微观上(人才培养的层次、学制、课程体系、师资状况等方面)准确把握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现状,追求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以及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项目以《指南》为指引,以民办高校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1.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研究民办高校如何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内涵与路径,为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2.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主要研究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为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抓手。

3.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教材建设

主要研究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适用的教材,包括英语类教材和商务类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及通用教材的选用,尤其是时代内容的反映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4.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实习实训

主要研究民办高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模式的改革、条件的改善及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

5.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社会服务

主要研究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如何立足本校特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反馈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内容改革。

6.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师资队伍质量提升

主要研究商务英语一流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为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7.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科研能力提升

主要研究面向民办高校教师及一流商务英语专业的科研能力提升路径、项目申报技巧及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以及民办高校商务英语学科内涵及特色发展,为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支撑。

8. 商务英语一流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主要研究如何结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及特色优势与省内外商务领域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高校+企业的双导师制,联合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同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所得评价结果、比较方案和政策建议更加完善,从宏观上(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政策与发展规划等方面)和微观上(人才培养的层次、学制、课程体系、师资状况等方面)准确把握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现状,以期实现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以及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是:收集课题相关资料,包括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分析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计划安排。

(1)相关活动: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申报书。

(2)执行情况:通过搜集与课题的文献资料,确认研究框架及课题研究思路、目标、意义等,并且组织座谈会,了解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情况,汇总形成相关研究内容,最终撰写完成《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申报书,提交上级审核,推动课题研究发展。

2.实施阶段

研究过程:按照课题工作计划安排,课题组成员遵循课题分工,充分把课题研究方法运用至课题的方案中,组织开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内容专题研讨,归纳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写出经验总结。

(1)相关活动:第一,开展国内外学术研究梳理,政策文件梳理。第二,调研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情况,第三,开展个体访谈交流,补充调查。

(2)执行情况:针对调查问卷和个体访谈的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汇编形成课题调查问卷。

3.总结阶段

(1)研究过程:针对前期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整理相关调研结果,形成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2)执行情况

按计划开展研究,公开发表阶段性成果,包括如下1篇研究论文和1部软件著作(复印件见附件):

序号

题目

期刊或网站

发表时间

论文级别

检索时间

作者

1

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内涵与路径

大众文摘

2022.12

普刊

2022.12

王淙


2

语言服务人工智能管理系统V1.0

国家版权局

2022.10

国家级

2022.12

王淙


按时完成研究,形成最终成果——《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报告》一份(见附件)。

八、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研究拟在明确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对照商务英语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围绕《指南》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师队伍等部分,解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核心要素,推动民办院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发展。

九、课题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

1. 本成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国标》和《指南》为指针,精准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现实状况,对商务英语专业原有的开设逻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一一拆解,重新构建适合省级一流专业的内涵,是民办地方示范性高校在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对于同类院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2.本成果紧密结合教育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要求,全面贯彻国家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和指南精神,总结出一套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路径,对于同类院校全面改进商务英语专业现存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前景及推广

在明确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本课题对照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围绕《指南》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师队伍等部分,解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核心要素,形成了对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内涵与建设路径的认识,成果经过应用推广,将推动民办院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发展。

(一)成果应用前景如下:

1. 本成果是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在民办地方示范性高校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于本省和全国其它地区的同类院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有示范意义。

2. 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推广至其它ESP专业,如旅游英语,英语教育,医药英语,科技英语,工程英语等,促进其按照一流专业标准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 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推广至全国其它地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其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二)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2020年,西安翻译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年底,本项目阶段性成果《语言服务人工智能管理系统V1.0》发表后开始在该专业教学中应用,并逐渐推广到该校其他8个省级一流专业,尤其是日语、俄语等外语专业教学。2023年该成果被西安翻译学院应用于申报语言服务产业学院。

2022年,本项目阶段性成果《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内涵与路径》在该校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并推广到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等6个专业专业。该成果还在“陕西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联盟成立大会暨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2021.11)、“全国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2022.4)和“全国商务英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2022.7)宣读分享,得到德州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辽宁外贸学院、郑州商学院、池州学院、韶关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省外高校高度关注,表达了前来西安翻译学院交流考察的意愿。

2023年,本项目最终成果《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报告》在该专业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在该校商务英语专业得到及时应用,并被该校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11个专业借鉴推广。

十一、课题研究结论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1)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的内涵:

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一个目标、一种规格、三组课程、一套教材、一支队伍、一大支撑。

一种模式: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地方示范性应用型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积极探索“外语+商务+新文科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个目标:即务实的、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建设为“一流”,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校办学定位,设计务实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盲目追求“高大上”,更不应与同类院校攀比。

一种规格: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应由知识、能力、素质三大体系构成。知识体系应涵盖主要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核心能力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能力体系应包括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体系应该覆盖一个“全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组课程:即商务英语“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核心课模块。如分专业方向,则专业核心课模块还应包括不同的方向课子模块。

一套教材:指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教材,包括上述三组课程各自对应的教材。从教材编写者角度划分,应包括自编教材和选用教材。从选用规则划分,应包括指定教材和自选教材。从校企共建教材角度划分,还包括共建教材和非共建教材。

一支队伍:即一支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民办高校应从自身的办学目标和财力出发,建设一支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搭配合理、数量够用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

一大支撑:即以先进的、较为充足的教学条件支撑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教学条件包括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

2.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的建设路径

1)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遵循“外语+商务+新文科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学生中心”,遵循产出导向,通过持续改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引导学生首先夯实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在听说读写译各单项技能方面则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建议。商务知识以够用为原则,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地重构商务知识体系。商务技能的训练则根据行业企业调研的结果,依次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搭建恰当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新文科强调语言的服务属性,商务英语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应对主要服务面向、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指向的核心技能。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就不能单纯从经济、划算角度衡量教师数量、班级大小、课时数等教学要素投入,除了考虑结果的效率,更应重视结果的公平。

2)民办高校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确立务实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生存是第一要务。因而追求量入为出是指导其办学行为的总方针。此外,民办高校毕业生主要服务地方,在应用型岗位就业为主,因此,应该确立与办学定位相协调的、务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设置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民办高校多数在公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夹缝中生存,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其主要生存策略。而设置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则是这一策略的主要体现。应充分调研这两类学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自身的专业链群、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资源禀赋出发,设置最具自身特色的、最大程度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规格。从招生宣传、教育教学针对性直到毕业生推介,都强调本校该专业人才的特色,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同类院校相同专业人才竞争的烈度。

4)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构建足以支撑人才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如前所述,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三组模块课程:即通识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核心课模块。如分专业方向,则专业核心课模块还应包括不同的方向课子模块,如跨境电商方向课程、国际物流方向课程、国际传播方向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商务翻译方向课程等等。这三组课程构成的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者基于行业企业调研的结果,按照服务面向-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能力的逻辑,将现有课程和新开放课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拆解、调整、重新组合而成的。该课程体系应该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初衷,支撑知识、能力、素质等三大人才培养规格体系,也突出本校的特色和优势。

5)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重视教材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而言,使用的教材应该兼顾指定教材、选用教材和自编教材。通识课程的可使用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教材,专业基础课程可选用口碑好的教材,建议尽量采用国家规划教材。而最能体现本校特色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则应多使用高质量的自编教材,逐渐实现自编教材对选用教材的替代。无论是选用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应贯穿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思政元素,便于教师开展和落实课程思政活动。

6)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打造一支稳定、合理、可持续的教师队伍。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不同的民办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各有其侧重,这就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所跨学科需要差异化,而不应该面面俱到。那样既不经济,也无必要。教师队伍稳定和数量基本充足应该是办学者首当其冲追求的。给付合理的薪酬、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和较为宽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职场氛围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法宝。其次,学科专业、学历、职称、年龄、性别、学缘等等都应合理搭配。鉴于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点稀少,应当鼓励商务英语教师跨学科、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职称评定方面对于跨出英语学科的博士教师应一视同仁。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可持续的必要基础。

7)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狠抓教学条件建设。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中国社会少子老龄化、中考分流政策实施的三重作用下,高校生源数量持续下降。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吸引生源的优势除了学科专业排名、口碑等之外,教学条件也是重要制约因素。一流的专业需要一流的教学条件已基本成为社会共识。一流的教学条件应该包括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流的教学设施等硬件和一流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开辟“第二课堂”,资助、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主题性社团文艺演出、课外体育运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第二课堂”成为大学生发挥才干、挥洒青春活力的舞台。在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建设上,应该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资金来源多元的特色,大干快上,实现对普通公办高校的碾压,从而为跨越式发展赢得空间。

2.研究展望

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进入到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显性特征的全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面对外语类人才的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和跨学科需求,外语类专业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新时代同行同向,构建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内涵拓展的深层次、多维度视角来正视并持续提升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等专业核心要素,走出理念先进、建设规范、评价有效、持续改进的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改革和建设之路。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序列的民办高校而言,抓住新文科建设机遇,理清具有自己特色的“一流专业”建设内涵和路径,有利于较快弥合与老牌高校的专业差距。在商务英语专业这样的小众专业上发力,则有较大机会实现和同类高校的差异化发展。在“双减”政策落实力度越来越大的当下,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接续的研究还应为民办高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大学这一可能的前景做出充分的预判,并为所需的顶层设计早做打算。


*本研究报告为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流”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XGH21265)的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2017 11 月修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9(1) : 1

[2]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 : 35

[3]MSCHE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Understanding Middle States Expectations [Z]Philadelphia: The Middle States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2005Angelo T AImprov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o improve learning: Guideline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J]Assessment Update19957(6) : 12

[4]王立非,艾斌.改革开放40年来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与再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 3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6]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Z].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7]陈庆斌,严明.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严明教授访谈录[J]. 外语学刊,2020,(3):124

[8]严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外语界,2020(1): 2

[9]孙有中.落实《国标》要求,大力提高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J].中国外语,2019(5): 36

[10]易明勇,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探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1(2): 128


**上述报告内容来自作者,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责自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