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海海关学院举办“建构海关学科知识体系”学术交流会。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晖,党委书记李晋,上海海关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相关学者及陕西省政府口岸办原专职副主任陶绍卿,陕西省商务厅口岸处一级调研员张东升,陕西省商务厅口岸处二级主任科员郭敬帮,陕西电子口岸公司董事长刘国强,陕西口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毛青,研究员单冬辉参加会议。会议由陈晖主持。
开幕式致辞阶段,陈晖介绍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之后进入主题发言阶段,李明教授就“海关管理的学科内涵与建设思考”进行发言,分享了海关管理学科内涵以及海关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历程;任勇就“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建构海关知识体系”进行发言,指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何推动构建海关知识体系;王菲易就“从学科建构到学科生成:海关学建设的底层逻辑与目标定位”进行发言,分享了海关学科的基本内涵,海关学科的建构分化与演进。陶绍卿就“陕西推进口岸管理的时间与探索”,分享了陕西在口岸管理方面的经验。姚永超就“学科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指出了中国海关史研究的史料整理成果丰硕、缺乏断代史研究、兼职研究受质疑的发展成就与问题。
交流发言阶段,胡伟、王杰等人分享了与黄胜强先生共事的相关经历,分享了黄胜强先生的睿智随和、宽广胸襟以及驾驭工作的非凡能力,以此缅怀黄胜强先生。
此次“建构海关学科知识体系”学术交流会内容充实、成果显著。来自多所高校的学者围绕海关学科内涵、建设逻辑、历史研究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为海关学科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学术支撑;陕西口岸领域代表分享的实践经验,则搭建起理论与实务融合的桥梁,为学科发展注入了实践活力。同时,对黄胜强先生的缅怀与追思,不仅传递了同仁间的深厚情谊,更凝聚起传承专业精神、深耕海关领域的共识。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了海关学科建设的多方力量,为推动海关学科高质量发展与口岸管理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