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2
返回学校官网
申报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申报通知 >> 正文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6年度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0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科技管理部门,西咸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科技委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科技强省建设目标,以高水平建好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际科技合作、高水平人才梯队培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效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金融”两个链路,持续释放陕西科技创新潜能。省科技厅组织编制了2026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类别

(一)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1.未来新兴产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自主可控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等;

2.科技文化融合领域: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技研究、文化创作与体验的科技研究、文化传播与消费的科技研究、科技产品的文化赋能研究、跨学科技术融合与标准研究、文化科技基础设施研究等;

3.农业农村领域: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农机装备及信息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乡村产业振兴及绿色宜居建设、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项目等

4.社会发展领域:包括疾病防诊治、药物与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建筑、纺织服装、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等;  

5.对外合作领域:包括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亚及白俄罗斯科技合作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面上项目)、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省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专项、跨区域科技合作项目)等。

(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1.青年项目(A类);  

2.青年项目(B类);  

3.青年项目(C类);  

4.前沿探索项目;  

5.面上项目;  

6.实验室重点项目。

(三)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  

1.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

(四)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  

1.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2.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指南不公开公布);

3.外国专家服务项目(指南不公开公布);

4.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新星;  

5. 软科学研究项目;  

6.科技安全治理体系项目。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  

牵头申报单位应为陕西省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单位注册(登记)时间为2024年7月1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二)项目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应明确项目负责人,一般应为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若为兼职人员,须提供在职单位批准兼职和兼职单位聘用的有效证明)。项目负责人是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人员,须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且保证项目执行期内在职,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该项目研究工作。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不得申报项目。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未来新兴产业领域、科技文化融合领域、农业农村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对外合作领域)、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B)、青年项目(C)、面上项目、前沿探索项目、实验室重点项目、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安全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不得出现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相关信息(包括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组成员姓名、依托单位名称、合作单位名称等),描述时可用“*”代替,否则视为项目负责人故意泄露相关信息,形式审查将不予通过。

(三)限项要求  

1.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本年度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含定向委托项目)。  

2.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除人才类(青年项目(A类)、青年项目(B类)、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外国专家服务项目、青年科技新星)以外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在研项目为人才类的,可申报除人才类以外的其他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3.不得重复申报和多头申报。禁止同一项目同时申报多个不同类别科技发展计划,禁止同一个项目通过多个推荐单位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相似度50%以上的项目取消申报资格。

(五)诚信要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严禁转包、分包。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项目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要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弄虚作假。项目负责人在申报时须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等作出信用承诺。如发现信息不实,将取消项目立项资格,并列入科研诚信“黑名单”。

(六)各类科技发展计划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申报指南(见附件)。

三、申报程序  

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均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ywgl.sstrc.com)进行网络无纸化申报。  

项目负责人应按指南要求,审慎选择拟申报的计划类别,在线填写申请书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报书将作为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签订合同的依据,不得降低指南目标任务和约定要求。

(一)时间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提交,超过规定时限的不予受理。  

单位申报时间:2025年7月1日9:00至2025年8月6日17:00。

(二)申报流程。项目负责人填写、提交项目申请书,经申报单位及推荐部门(直报单位除外)逐级审核,生成电子申报材料(带有受理编号、条形码和水印)。电子申报材料生成后不予退回和修改。

(三)注意事项  

1. 申报时无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立项项目签订合同时须提交一份纸质盖章申请书留档)。  

2. 所有项目在申报时无须提交查新报告。拟立项的重大重点项目由省科技厅委托专业机构统一查询。

3.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专家库常年开放注册。项目申报人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需在完成专家注册后进行项目申报,已注册的项目申报人应及时更新个人专家库信息。

四、其他事项

(一)推荐单位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  

1.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负责推荐行政区内所辖单位的申报项目。  

2. 中央在陕及省属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其他科研事业类单位直接报送。  

3.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可作为推荐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科技控股集团负责推荐本集团及下属单位的申报项目。

  (二)项目预算  

  1.各类科技发展计划支持额度详见具体计划的申报指南。  

2.申报时只需填写项目总投资和申请政府资助经费,无需填写详细的经费预算表。重点项目在收到拟立项通知后,须提交详细的经费预算表,作为项目预算评审的依据。签订合同时,实际资助金额不足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补齐。  

3.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2〕3号),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由项目负责人和科研团队在规定范围内根据科研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

(三)50万以上(含50万)的项目承担单位应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科研工作。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杨阳 雷倩影  

 联系电话:(029)85895934 85891589    


   科研处  

2025年7月1日



分享到:

地址:西安翻译学院科技楼一层
版权所有: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