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院在学院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民俗》《终南文化概论》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陕西乃至中国民俗文化、树立非遗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学生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邀请民间工艺大师进校园,与学生交流讲座互动。目前,非遗研究院已经开展讲座十余场。

(图为农民画大师王乃良来校讲座)
其次,非遗研究院与仓颉庙、关中民俗博物馆、华州皮影传习基地、澄城红云面花传习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成为西安翻译学院实践实习基地。每年学生毕业实习都会参加黄帝陵、仓颉庙祭祀,前往渭南、宝鸡、咸阳等非遗传承地研习非遗文化。目前,非遗实训活动涉及西安翻译学院在校学生600余人、来华留学生20余人,活动地点覆盖全省50多处非遗文化点,共举办20余场活动。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实习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馆)

(带领师生到澄城县调研红云面花)
最后,我校艺术类学生则将非遗调研作为毕业创作内容,并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上采用非遗与中国吉祥图案符号,供学生学习了解非遗文化。

(学生参观华州皮影艺术)

(学生参观安塞文化艺术馆)
此外,指导大学生进行“非遗”方面的创业比赛,目前已经有二十人次参加过有关“非遗”的大创比赛,五人次获得银奖,八人次获得铜奖。